2272人加入学习
安全生产管理精讲课(2025)
价格 ¥ 1880.00
该课程属于 2025畅学无忧班(煤矿安全) 请加入后再学习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1、

通过对各种实时监测信息来源进行组合和相互印证,使零散信息转变为整体化的具有预报性的可靠信息属于信息收集。

利用现有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推断属于信息推断。

对各种监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使之成为可用于预警的有用信息属于信息处理。

对于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识,去伪存真

2、

误警原因主要是由于指标设置不当,警报准则过严,信息数据有误

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出警报而事故最终发生的现象

误警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

误警的原因可能是安全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漏警的原因可能是安全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3、指标预警是指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以采用因素预警。

综合预警是将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得出的一种综合报警模式。

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出警报而事故最终发生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小概率事件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而这些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二是预警准则设计过松。

4、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属于响应阶段

向受灾人员提供避难所属于短期恢复阶段。

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属于响应阶段

5、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典型的响应级别分为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支持保障系统等部分构成。

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等特点

6、

第七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等先期处置工作。

第七十八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八十五条 因依法履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职责或者义务获取的个人信息,只能用于突发事件应对,并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束后予以销毁。确因依法作为证据使用或者调查评估需要留存或者延期销毁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安全性评估,并采取相应保护和处理措施,严格依法使用。

7、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且汇集了各方面的应急力量与大量的资源,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成为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汇报;②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各异,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且术语不同;③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④通信不兼容或不畅;⑤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

[展开全文]

            职业病危害预防和管理

1、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预评价报告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2、

白内障是长期接触红外辐射而引起的常见职业病。

电光性眼炎是长期接触紫外线而引起的职业病。

射频辐射会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性改变,具有可逆的特性。

白血病是放射所致的远期损伤的职业病

[展开全文]
  1. 该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只需报集团公司备案

  2.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为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确定本年度应计提金额,并逐月平均提取。具体如下:
    (一)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5%提取;
    (二)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25%提取;
    (三)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5%提取;
    (四)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1000×4.5%+9000×2.25%+80000×0.55%=45+202.5+440=687.5万元。
  3.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 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 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4.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5. 保险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赔偿保险金,建立快速理赔机制,在事故发生后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先行支付确定的赔偿保险金。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中涉及人员死亡的最低赔偿金额,每死亡一人按不低于30万元赔偿。并按本地区城镇居民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进行调整。
  6. 第二十二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以下支出: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包括车间、库房、罐区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和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制修订与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支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支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运维和网络安全支出;
    (四)安全生产检查、评估评价(不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的奖励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检定校准支出;
    (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
    (十)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其他支出。

  7. 第十三条,保险机构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预防服务制度,协助投保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以下工作:
    (一)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安全评价;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五)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演练;
    (六)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
    (七)其他有关事故预防工作。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双证专业持证(建筑安全和其他安全),曾任BAT内部企业端安全领域事业部负责人。10余年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年生产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经验,5年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经验。培训学员超万人,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EHS体系建设等。

课程特色

直播(20)
练习(19)
下载资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