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6人加入学习
安全生产管理精讲课(2025)
价格 ¥ 1880.00
该课程属于 2025畅学无忧班(煤矿安全) 请加入后再学习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1、

通过对各种实时监测信息来源进行组合和相互印证,使零散信息转变为整体化的具有预报性的可靠信息属于信息收集。

利用现有信息或缺乏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进行事故征兆推断属于信息推断。

对各种监测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使之成为可用于预警的有用信息属于信息处理。

对于初始信息不能直接应用,必须加以辨识,去伪存真

2、

误警原因主要是由于指标设置不当,警报准则过严,信息数据有误

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出警报而事故最终发生的现象

误警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

误警的原因可能是安全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漏警的原因可能是安全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3、指标预警是指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以采用因素预警。

综合预警是将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得出的一种综合报警模式。

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出警报而事故最终发生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小概率事件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而这些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二是预警准则设计过松。

4、迅速控制危险源、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属于响应阶段

向受灾人员提供避难所属于短期恢复阶段。

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属于响应阶段

5、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典型的响应级别分为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应急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支持保障系统等部分构成。

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放大等特点

6、

第七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与互救等先期处置工作。

第七十八条 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八十五条 因依法履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职责或者义务获取的个人信息,只能用于突发事件应对,并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结束后予以销毁。确因依法作为证据使用或者调查评估需要留存或者延期销毁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合法性、必要性、安全性评估,并采取相应保护和处理措施,严格依法使用。

7、重大事故的现场情况往往十分复杂,且汇集了各方面的应急力量与大量的资源,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和管理成为重大事故应急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汇报;②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各异,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且术语不同;③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应急救援的整体目标不清或不明;④通信不兼容或不畅;⑤授权不清或机构对自身现场的任务、目标不清。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双证专业持证(建筑安全和其他安全),曾任BAT内部企业端安全领域事业部负责人。10余年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年生产制造企业安全管理经验,5年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经验。培训学员超万人,熟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EHS体系建设等。

课程特色

直播(20)
练习(19)
下载资料(20)